便秘果又称腊肠果,是豆科植物腊肠树的成熟或近成熟的果实,云南南部、广西、广东、海南有分布,具有清热解毒、泻下消肿等作用。

一、功效与作用1、清热解毒便秘果味甘、微辛,性凉,有一定清肝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肝炎、肝中毒等症;2、泻下消肿便秘果含有膳食纤维、有机酸等物质,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便秘的作用,同时还可消除水肿,适用于四肢肿胀等。二、使用禁忌便秘果性凉,脾胃虚寒、孕妇及儿童应避免应用,以免引起不适。另外,本品不可大量应用,以免使肠胃负担过重,导致腹痛、腹泻等异常。三、使用方法便秘果可生食,也可泡水饮用,需要时可加入蜂蜜、冰糖等物。具体用量、频次需要遵医嘱应用。四、识别技巧便秘果呈圆柱形,完整者长30-50厘米,直径1.5-2.5厘米,顶端尖,基部有短果柄。表面暗褐色至黑褐色,平滑而带光泽,具不甚明显的环形浅槽,腹背两缝线明显。质坚,可折断,断面具黄棕色横隔。每两隔间各具种子 1粒。种子周围的果肉红白色或黄绿色至黄褐色。种子呈卵圆形而稍扁,黄棕色至暗红棕色,光滑,两侧具略隆起的皱纹,上下有浅纵沟。质坚硬,遇热水产生透明剥离的胶质薄膜。果肉气味特异,味甘、苦、涩、酸。五、参考文献罗达尚主编.晶珠本草正本诠释[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1.375-3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