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风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皮损表现为直径2-3mm淡红色斑丘疹,可有轻度痒感。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症状典型症状风疹病毒感染后,有14-21天的潜伏期,平均18天,潜伏期后患者开始出现症状,分为前驱期和出疹期。前驱期症状前驱症状轻微,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持续1-2天。其他症状有头痛、乏力、食欲缺乏、咳嗽、喷嚏、流涕、咽痛、结膜充血等,还可见枕骨下及后颈部淋巴结肿大。出疹期症状一般在前驱期后1-2天出现皮疹,在软腭、颊、腭垂等处出现暗红色斑疹或淤点。皮疹为粉红色斑或斑丘疹,可有轻度痒感,稀疏存在,初起于面部,在24小时内迅速蔓延到颈部、躯干、上肢,最后到下肢,可融合成弥漫性红斑,1-2天内消退。常在下肢发疹时面部皮疹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亦可有轻度脱屑。出疹后淋巴结肿大明显,可有压痛。


伴随症状少数儿童可能会并发气管炎、中耳炎,脑炎非常少见。较大的儿童及成人可并发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且伴有发热。此外极少数病人可伴发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正常性紫癜。孕妇在妊娠头四个月内患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发生多系统出生缺陷,如先天性白内障、耳聋、肝脾大等。皮肤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脐、额及颊部色素沉着,因真皮红细胞生成,在皮肤上出现2-8mm大小蓝红色浸润性损害,慢性荨麻疹,面部及四肢网状红斑。

病因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也可发生传染,孕妇患风疹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使胎儿感染。诊断本病可根据流行接触史、患者典型临床表现(全身症状轻微,有红色斑疹,枕后淋巴结肿大)及实验室检查血清学血凝抑制试验抗体滴度改变确诊。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传染性,因此患病后首先需隔离,自皮疹出现后隔离五天左右。症状较显著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高热、头痛、咳嗽、结膜炎者可予对症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