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柿蒂水一般不建议长期喝。患者在喝的时候需注意适量,以免加重身体负担,引起恶心、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或使患者对其产生依赖,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
柿蒂水是用柿树科植物柿的干燥宿萼泡的水,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传统中医学认为,柿蒂水味苦、涩,性平,归胃经,有降气止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呃逆。柿蒂水对于治疗疾病虽有效果,但不建议大量或长时间服用,否则可能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由于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主腐熟水谷,在食物及药物的吸收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果患者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脾胃需要不断运化、受纳、腐熟,会使脾胃处于损耗状态,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因此很容易因脾胃虚弱而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影响患者健康。
此外,长期喝柿蒂水可能会导致身体对其产生依赖性,进而影响药物再次治疗疾病的效果。因此,柿蒂水不能长期喝。柿蒂水可与丁香、生姜等同用治疗胃寒呃逆,可与黄连、竹茹等同用,治疗胃热呃逆。也可与半夏、陈皮等同用,治疗痰浊内阻之呃逆。而气虚下陷的患者不建议喝柿蒂水,以免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