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血管堵塞的原因包括机体的病理改变、血管内血栓形成、细菌栓子和异常血管壁。一、机体的病理改变临床上最常见的血管栓塞是在心脏瓣膜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瓣膜疾病、心房颤动,可能有附壁血栓。栓子脱落时,可沿血流方向堵塞机体外周血管,导致相应血管堵塞。比如肢体动脉堵塞会引起肢体坏疽;阻塞脑血管会导致中风和偏瘫;阻塞心血管系统会引起冠心病和心肌梗死。二、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壁一旦受损,会导致凝血系统被激活,从而形成血栓,最终造成血管堵塞。当肢体动脉或冠状动脉形成血栓时,局部血管被堵塞。三、细菌栓子败血症引起的细菌栓子,或肿瘤细胞引起的癌栓,进入血管后可能会堵塞血管,从而造成血管闭塞。四、异常血管壁正常情况下,血管的直径应该随着血管壁的增大而增大,但血管的异常扩张会造成附壁血栓的形成,附壁血栓脱落时会造成血管堵塞。当血管壁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生时,会造成血管的狭窄,进一步造成血管的堵塞。值得注意的是,此类原因引起的血管堵塞是中老年患者最常见的堵塞类型。通常情况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血管壁上增殖导致的血管堵塞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可以通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来防止血管栓塞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