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鼻涕如果是由疾病引起的,且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包括物理治疗、用药等,具体与所患疾病有关。流鼻涕伴随发热,应及时降温孕妈妈如果发生病毒感染,如新冠病毒感染,一般会出现发热,病情较轻时应尽量避免用药,以生活调理为主。可以通过物理降温,比如贴退热贴、冷敷额头、温水擦浴等方式帮助缓解。出现高热,即体温超过38.5℃时,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用淡盐水洗鼻鼻炎、鼻窦炎引起的流鼻涕,大多发生在怀孕后期,会有明显的鼻塞症状,通常分娩后的2周内会有所缓解。可遵医嘱使用淡盐水冲洗鼻腔,或用生理海水鼻喷剂帮助改善。应用药物针对性治疗流行性感冒一般症状相对较严重,经检查明确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后,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这三种药物研究证实暂未对孕妇和胎儿有严重的不良反应。鼻窦炎引起的流鼻涕,若症状较严重,可以遵医嘱使用抗阻胺药物,如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尽量单独用药,避免联合用药,症状好转后及时停药,并且尽量选择在孕中期胎儿较稳定时用药。急性鼻窦炎引起的流鼻涕,存在较严重感染时,可能需要遵医嘱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孕妈妈需注意,治疗上应避免使用减充血剂,慎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此外,鼻息肉、鼻囊肿等引发的鼻塞、流涕,需尽量等到分娩后进行手术治疗。若由于外伤等造成脑脊液鼻漏,一般情况较紧急,需及时手术治疗,但可能需要终止妊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