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蛋白偏高说明存在肾脏疾病。
正常肾小球基底膜能够阻挡人体内蛋白从肾小球基底膜滤过,当原位免疫复合物或者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导致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及机械屏障遭到破坏,蛋白可以从肾小球基底膜自由滤过,出现尿蛋白阳性。
出现尿蛋白阳性后需要进一步查24h尿蛋白定量,评估尿蛋白多少,完善肾功能检查,相关继发性肾病指标如抗ENA抗体,肿瘤指标排除继发性肾病,必要时肾穿刺活检术明确肾脏病理,使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治疗。
尿蛋白升高的原因可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在剧烈运动或发烧的患者中很常见。这种类型的蛋白尿通常是短暂的。一段时间后,蛋白尿可转为阴性。病理性蛋白尿通常是持续性蛋白尿。
1、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是肾小球肾炎,尤其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不仅是蛋白尿,还有血尿。
2、在肾小管疾病患者中,当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时,尿液中的蛋白尿倾向于增加。
3、常见的继发因素可导致蛋白尿增多,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肝炎等继发性肾病,均会导致尿蛋白增高。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可以吃有营养的食物来恢复健康,也可以吃清淡的食物,不建议暴饮暴食。
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酒精、胡椒等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适度的体力活动和锻炼,增强抵抗力,帮助缓解患者症状。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多补充水分,这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