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汗多可能是非疾病因素,如情绪紧张、天气炎热、剧烈运动、药物影响所致,也可能与疾病因素,如多汗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低血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围绝经期综合征、其他原因有关。出现相关症状时,需要根据不同原因选择不同治疗方式,如放松心情、补充能量、药物治疗等。一、非疾病因素1、情绪紧张人体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抑制,会出现毛孔扩张的情况,使汗腺分泌增加,人就会感觉出汗增多。此种情况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需治疗。2、天气炎热天气炎热时,人体为了保持体温稳定,需要开放毛孔增加散热,进而出现汗多的情况。此时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需进行特殊治疗。3、剧烈运动人在剧烈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体内乙酰胆碱分泌量增多,会使汗腺分泌汗液增多。同时,人体为增加散热,也会通过排汗的方式进行,属于生理现象,无需特殊治疗。4、药物影响部分人群使用阿片类药物或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后,可能影响机体散热,进而引起出汗相对偏多的情况。此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停药后即可缓解。二、疾病因素1、多汗症是指在正常温度下,局部或全身皮肤出汗量异常增加,可能与遗传、疾病、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病变发作时可引起汗腺分泌汗液增多,进而出现汗液多的症状。此时需要遵医嘱使用苯巴比妥片等药物缓解,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进行手术切除汗腺。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此类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汗液分泌增多。此时需要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等药物,或者进行碘-131放射性核素治疗,上述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切除甲状腺。3、低血糖在血糖低时,人体会出现交感系统兴奋的情况,调节到汗腺时可导致汗腺分泌汗液增多。此时需要及时补充糖果或饼干,若缓解效果不佳,可考虑遵医嘱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等药物。4、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若存在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较大,以及精神受到刺激的情况,容易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使汗腺过多分泌汗液的情况。此时需在平时注意保持精神放松,或者是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等药物缓解。5、围绝经期综合征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下降,可导致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也明显降低,在雌激素水平降低后,可能会使血管收缩功能不稳定,从而引起汗多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戊酸雌二醇片等药物治疗。6、其他原因如果患者存在风湿热、糖尿病、结核病、感冒、肺炎、脑出血等疾病,也可能会引起汗多,其中结核病可能因结核分枝杆菌在肺内繁殖而产生内毒素,对体温调节中枢造成刺激,机体为散热而大量出汗,可能还会伴有午后低热、咳嗽等症状。此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异烟肼片,或者是利福平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当出汗多症状持续不缓解时,建议患者积极到医院内分泌科就诊,进行视诊、血常规、汗液检查等相关检查明确情况。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出汗后注意保暖,以免受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