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因为心脏传统系统出现异常而导致的,由于支配右心室收缩的传导系统发生了故障,导致右束支传递受阻,所谓的完全性则表示神经指令完全无法传达,会引起心室传导的速度变慢,主要症状表现为心律失常,一般对健康影响不大,若无其它原发疾病或病情恶化,通常不需要特别处理。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心律失常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与以及神经传导异常有关,即便心脏无器质性的病变,也有可能会表现为心律异常。了解其发生机制,有助于更好的认识疾病,那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怎么回事?心脏传导系统是维持心脏正常收缩的关键,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主要是指右束支的神经传导系统出现障碍,导致神经指令完全无法下达,继而表现为心脏功能不全,这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脏是人体重要器官,也是整个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源泉,其中的神经系统可以比作电线,用于负责传导信号,正常情况下可分为左右两束支。如果血压升高或年龄增加,右束支传导出现障碍,无法完成传导功能,则称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要依靠心肌动作电位来完成,而心肌动作电位则是依靠神经系统发出的信号指令来进行传导,并且这种神经传导要遵循严格的位置顺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心电图所描述的现象,右束支传导主要用于支配右心室收缩,若出现完全性传导阻滞则意味着右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发生于正常人,也可发生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正常情况下右心室的作用是将血液输送至肺循环,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会导致神经系统传导迟滞或失效,引起心室传导减慢,一般来说对健康影响不大,所以不必过于紧张,但要定期观察是否有恶化迹象,以采取必要的对应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