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
“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
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原文: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扩展资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
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绝知此事要躬行。该诗句来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原诗: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古人做学问非常刻苦,也只有刻苦专研,秉持着不放弃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就。后两句诗告诉我们纸上谈兵不可取,理论应当来源于实践。同时告诉人们想要在某件事情取得成功,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持之以恒的朝着目标前行,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1.纸上得来终觉浅下一句是:绝知此事要躬行。
2.出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陆游。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名字叫《冬夜读书示子聿》,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原文如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赏析
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诗中表达的思想不仅是冬夜读书的体会,更是诗人勤奋学习的经验总结。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因为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是别人的间接经验,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自己。纸上得来的东西感受总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碰过壁,吃过苦头,走过弯路,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运用在教育小孩方面,教育不通的地方,只有放手让小孩自己去闯,让小孩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在吃苦受累中摸索成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从书上得到的只是终究是浅显的,只有切身实践,才能明白真理。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识的人。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意思: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总感觉浅近,要想真正弄懂还要靠自己亲身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