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尿增多

夜尿增多

夜尿增多是指夜间小便次数≥2次,尿量>750ml,或大于白天尿量的现象。造成该现象的原因通常包括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等,对于病理性因素,需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一、生理性因素如果使用利尿剂,饮用咖啡因或含酒精的饮料,以及睡前饮水量过多等,均可造成夜尿增多的现象,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暂停使用利尿剂,还需在睡前避免饮用此类饮料及避免大量喝水。老年人多有夜尿增多的现象,通常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的重量、血流量日趋减少所致,无需处理。另外,如果天气较为寒冷,机体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可能会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就会减少,从而导致夜尿增多的现象,需注意保暖。二、病理性因素1、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是糖尿病典型的临床症状,并且可以出现夜尿增多。糖尿病患者多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机体对糖分的利用度不够,导致肾小管对糖分的重吸收作用加强,使尿液中糖的含量增加,引起渗透压增高所致。此外,由于糖尿病患者尿糖比较高,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因此除控制血糖外,还建议在医院进行血尿常规的化验检查。若存在泌尿系感染的症状,包括尿急、尿痛、尿道口分泌物增多等,需尽早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合理、规范地应用降糖药,包括盐酸二甲双胍片以及胰岛素等,从而控制血糖;2、前列腺增生主要是由于前列腺增生产生刺激,而引起的排尿次数增多,可能还会伴有排尿困难的情况,通常需要应用非那雄胺片等进行治疗。如果无明显排尿困难的症状,则可加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等,但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多数患者能够改善症状。如果服用上述药物后,夜尿次数减少不明显,且有明显的排尿困难,则可考虑手术治疗;3、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此类疾病可导致肾功能减退,不能在白天将体内的代谢产物完全排出,因此需在夜间继续排泄,从而导致夜尿增多的现象。此类疾病可能会造成白蛋白降低和尿蛋白增多,出现水肿以及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情况,建议进行饮食治疗,即低蛋白饮食,减少蛋白质的摄入,以免加重肾脏的损害。此外,还需减少水分和盐分的摄入,以控制水肿和高血压,必要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卡托普利片等药物。如果伴有血肌酐的升高,则饮食治疗就需要更加严格,因为过多的蛋白质容易代谢产生更多的肌酐,导致血液中的肌酐水平进一步升高,从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另外,患者存在炎症反应时可以通过使用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能需要通过透析进行治疗。另外,通常失眠的患者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可导致心跳加快、血液循环量增大,也可能会导致夜尿增多,建议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适当放松,尽量做到规律作息,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对于使用上述方法后夜尿增多的现象仍不能得到缓解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从而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