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芪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大量的运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煲汤时很多人都会放少许黄芪。在我们国家,黄芪已经有两年多年的药用历史,最早的黄芪以补药着名,其对人体好的作用非常之多,像补气养胃等功效都为人体所需,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多人因为黄芪大补,便毫无节制的食用黄芪,殊不知黄芪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并不是适合每个人服用。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用于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临床上,一般人经常单独使用黄芪进补或一次性大量进补,那是没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险行为。使用黄芪进补,一般要由少逐渐增加,边服边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闷、痛的感觉,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药才能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更安全的办法则是先用党参,有效而无副作用后再加用或改用黄芪,使用黄芪时采用逐步加量的办法,以身体能耐受而无副作用为度。最安全的办法是配方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