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怎么办

支气管哮喘怎么办

1支气管哮喘怎么办

1.治疗目标

(1)完全控制症状;

(2)预防疾病发作或病情加剧;

(3)肺功能接近个体最佳值;

(4)活动能力正常;

(5)提高自我认识和处理急性加重的能力,减少急诊或住院几率;

(6)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7)防止不可逆性气道阻塞;

(8)预防哮喘引起死亡。

2.哮喘防治基本临床策略

(1)长期抗炎治疗是基础的治疗,首选吸入激素。

(2)应急缓解症状的首选药物是吸入β2激动剂。

(3)规律吸入激素后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入长效β2激动剂,或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联合用药);亦可考虑增加吸入激素量。

(4)重症哮喘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仍长期反复发作时,可考虑做强化治疗。

即按照严重哮喘发作处理(给予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待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最佳水平和PEF波动率正常后2至4天后,渐减少激素用量。

部分病人经过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理想。

3.综合治疗的治疗措施

(1)消除病因和诱发原因。

(2)防治合并存在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反流性食管炎等。

(3)免疫调节治疗。

(4)经常检查吸入药物使用是否正确和对医嘱的依从性。

2支气管哮喘到底能好吗

1.治疗目的,应该积极进行治疗,争取完全控制症状。

保护和维持尽可能正常的肺功能。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关键是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坚持长期治疗。

2.药物治疗,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具有扩张支气管作用和抗炎作用两大类,某些药物兼有扩张支气管和抗炎作用。

3.茶硷类药物,常用的有氨茶硷、丙羟茶硷也称喘定。对支气管哮喘慢性发作者,可用氨茶硷口服,每日剂量约需lO~12毫克/千克。

急性发作者可用静脉缓注和滴注。

老年人,心脏病、肝硬化患者,服用红霉素、甲氰咪胍等药物时,可使氨茶硷的排泄减慢。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酌情减少氨茶硷的用量。氨茶硷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兴奋、失眠、多尿等。

4.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常用制剂者有羟甲异丁肾上腺素舒喘灵、问羟异丙肾上腺素异丙喘宁、酚问异丙肾上腺素酚间喘宁、粼氯异丙肾上腺素喘通、舒气喘息定、氨哮素氨双气喘通、克喘素等。

支气管哮喘会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所以患者在发现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治疗。

感染支气管哮喘能好吗?

据医学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可以治疗有效的控制疾病发作,但是难以根治,其实只要按时服用药物,做好一些预防措施,就能够远离支气管哮喘。

3支气管哮喘的早期症状

①突然感到呼吸困难,伴有哮喘,气急,吐白色泡沫状痰。

②咳嗽、胸闷、打喷嚏。

③支气管哮喘患者会出现吸气正常,但是呼气会出现困难状况。

④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严重时可出现四肢末端和嘴唇发紫,称为紫绀。

⑤出冷汗,甚至虚脱。

⑥哮喘发作间歇期,一般无症状。

4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

(一)基本治疗

1.实证

治则:平喘降逆,宣肺化痰。

处方:定喘、肺俞、尺泽、列缺、丰隆、天突。

加减:风寒犯肺加风池、风门;

痰热壅肺加合谷、内庭。

操作:以上诸穴均用泻法留针,因于风寒者,胸背部腧穴可酌加隔姜灸或艾条灸;风门、肺俞两穴针灸后,再加拔火罐。

针天突时,病人采用平卧位,头向后仰,在天突穴处先进针0.2寸,然后针柄靠喉结,针尖紧沿胸骨柄后面刺入1寸。因于风热者,强刺激间歇留针,每隔5分钟行针1次,约30分钟左右,待喘促稍平后再出针。

2.虚证

治则:扶正固本。

处方:定喘、膏肓、肺俞、太渊、肾俞、太溪

加减:肺气不足加气海、足三里;

肺肾两虚加命门、关元。

操作:以上诸穴针用补法,刺激宜轻,取穴宜少,以上取穴选穴较多者可采用分组交替轮用的方法。可久留针,还可在背部腧穴上拔火罐。可配合灸法。

针灸治疗支气管炎的方法

支气管炎高发季节在冬季,是支气管受到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的炎症,分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两类。

本病以咳嗽、咳痰为主症,属中医学“咳嗽”的范围。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针灸治疗支气管炎的方法。

针灸治疗支气管炎的方法:

主穴:肺俞、尺泽、合谷。

1、风寒袭肺

诊断要点:咳嗽,咽痒,咳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处方:列缺 风池 风门

2、风热犯肺

诊断要点:咳嗽痰黄,咯痰不爽;口干咽痛,鼻流黄涕,身热头痛;苔薄黄,脉浮数。

处方:曲池 大椎

3、痰湿蕴肺

诊断要点:咳嗽痰多,痰粘色白;胸脘满闷,神疲纳差,舌苔白腻;脉象滑。

处方:太白 太渊 丰隆 脾俞

4、肝火烁肺

诊断要点:咳嗽阵作,痰少质粘;针灸胸胁,咽干口苦;舌红,苔黄少津,脉象弦数。

处方:行间 经渠 肝俞

5、肺肾阴虚

诊断要点: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或咯血;

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乏力,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处方:肺俞、膏肓俞、尺泽、照海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肺、气管、神门、交感、肾上腺

皮肤针:沿项后至第七胸椎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叩刺。

急性支气管炎宜重叩至皮肤隐隐出血为度;慢性支气管炎且轻叩法至皮肤潮红。针后配以拔罐,疗效更佳。

5支气管哮喘的饮食禁忌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分型在临床上以寒喘和热喘两种为常见。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理来看,寒喘主要症状有咳痰清稀而少,色白呈粘沫状,口不渴,脉弦滑。

因而寒喘者不宜吃生梨、芹菜、荸荠等寒凉之品。

热喘主要症状有呛咳阵作,痰黄稠难以排出,口苦口渴喜饮,身热汗多,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因而热喘者不宜食羊肉、鹅肉、辣椒、胡椒、姜、桂、八角、茴香等辛辣燥热之品,以免火上加油,使病情加重。如哮喘伴有腹胀者,忌豆类、芋艿、山芋等食物,以免加重气急、气喘的症状。

1.禁服鱼虾海腥食物在日常生活中支气管哮喘病人的饮食方面应做到一忌鱼虾海腥,二忌盐,三忌烟酒等。

2.忌盐支气管哮喘病多数由过敏因素而诱发,有些过敏体质者,常因吃了鱼、虾、蟹、蛋、牛奶之类的食品诱发哮喘发作。

因此支气管哮喘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辛辣咸酸甘肥等食物,如:油菜花、黄花菜、虾皮、虾米、带鱼、螃蟹等,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少吃鸡蛋、肥肉等容易生痰的食物。

切不可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脾虚则运化不健,停湿生痰,痰阻气道则于呼吸不利,经常偏食辛热肥甘或酸咸食物,久之可酿成痰热上犯于肺,亦能发生本病。